iTRAQ (isobaric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,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)是由AB SCIEX公司研发的一种体外同重同位素标记的相对与绝对定量技术。该技术使用8种(或4种)不同的同位素试剂来同时标记和比较8种(或4种)不同的蛋白质样品。这些试剂由3个不同的化学标签组成:报告部分,肽反应部分和平衡部分。报告部分为客户可按需选择标记个数,肽反应基团将iTRAQ标签与肽段的N-端基团和每个赖氨酸侧链相连,可标记所有酶解肽段,平衡部位可保证iTRAQ试剂标记的不同样本的同一肽段具有相同的质荷比,因此改变任一iTRAQ试剂,不同同位素在标记同一多肽后在第一级质谱检测,分子量都完全相同。而在串联质谱中,同重元素标记肽段平衡基团在二级质谱发生中性丢失。信号离子表现为不同质荷比的峰,因此,根据波峰的高度及面积,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定量信息。
(1)一次实验可进行2-8个样品相对定量,适合如大量临床样本,多对照组实验等规模样本研究;
(2)可检测出较低丰度的蛋白;
(3)技术路线简单,不需要额外繁琐的操作;
(4)对于发现生物标记物,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方法;
研究背景
DAI(弥漫性轴索损伤)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脑损伤,目前临床上没有相关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其进行早期DAI诊断。因此,作者建立了DAI大鼠模型,并利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DAI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,该研究既有助于DAI临床诊断的发展,也对DAI潜在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。
研究内容
在本研究中,作者构建了DAI大鼠模型,并应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与DAI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血浆蛋白。基于蛋白质组学结果和蛋白的生物学功能,作者筛选得到了两个蛋白(Hpx和GAPDH)作为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,它们可能在DAI的轴突损伤的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作者的研究结果不仅为DAI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,而且还促进了DAI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组的开发。
研究结果
在对血浆样品进行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中,共鉴定到374个蛋白质,其中共有58个显著差异蛋白(FC > 1.5,p-values < 0.05),和对照组相比,不同时期的模型组中差异蛋白数目如图1。针对这些差异蛋白,作者进行了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(图2)。根据58个差异蛋白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,在3 d和7 d中的蛋白质丰度发生显著改变(图3A)。这可能是因为DAI的发病机制复杂,涉及多阶段的生物学过程,轴突损伤1 d后可能与不同的分子机制有关。为了研究不同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,作者又进行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,结果显示GAPDH和Hpx等几种蛋白质位于蛋白质功能相互作用网络的中心位置(图3B)。

图1 不同DAI时期蛋白表达火山图
图2 差异蛋白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 分析

图3 差异蛋白层次聚类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
Peng Zhanga, Shisheng Zhu, et al. Identification of plasma biomarkers for 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rats by iTRAQ-coupled LC–MS/MS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. Brain Research Bulletin, 2018 , 140.